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堂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tóng tá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ng táng
解釋:
  1. 居住、生活在一起。
    【例】三代同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同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ng táng
解釋:
1.同處一堂。如:「他家三代同堂,和樂融融。」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今日同堂,出門異鄉。」
2.同一祖父,不同父親之兄弟。即堂兄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羊長和父繇,與太傅祜同堂相善。」宋.王讜《唐語林.卷七.補遺》:「相國同堂昆季三人,曰石,曰程,皆登宰相,惟福一人歷鎮使相而已。」
3.同學。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俺有一班兒同堂故友,俱登仕路,止有貧僧一人,拋棄功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同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