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命名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omenclatur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生物分類學上的一種工具,命名法的使用是以密碼排列,除了少數的例外,每一生物皆以二名法(Binomial)來命名。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學家卡洛斯.林奈(Carlorus Linnaeus)首先創立的,其為屬名+種名,以斜體字表示,否則需在字下方加上橫線,以示區分,而在不會弄錯的情況下,屬名可以縮寫。細菌的種名常以作者引用法(autority citation)來命名,它是以第一個有效公布的發現者為名,通常會附上發現時間,例如Bacillus cereus Frankland and Flankland 1887。有時也以雙重引用法(double citation),例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Migula) Castellani and Chalmers 1919;括號中的名字是最早描述此菌的作者,後面的名字是目前所用的菌名的作者。雖然一些生物的普通名稱廣被熟知,但是只有以二名法命名的學名才在國際上被科學家所承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命名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