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共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ㄅㄚ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6
  • 漢語拼音 [一]gōng[二]gò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ˋㄑㄧˇㄖㄨˊ:「ㄍㄨㄥˋㄊㄨㄥˊ」、「ㄍㄨㄥˋㄈㄢˋ」、「ㄍㄨㄥˋㄕˋ」、「ㄍㄨㄥˋㄕㄥ」、「ㄊㄨㄥˊㄓㄡㄍㄨㄥˋㄐㄧˋ」。
  2. ㄗㄨㄥˇㄏㄜˊㄐㄧˋㄖㄨˊ:「ㄧˊㄍㄨㄥˋ」、「ㄍㄨㄥˋㄐㄧˋ」、「ㄗㄨㄥˇㄍㄨㄥ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òng
解釋:
00:00
  1. 一起、一同。
    【例】共鳴、共事、共襄盛舉
  2. 合計、總計。
    【例】共計、總共
  3. 相同的。
    【例】共識、共相
  4. 分享、合用。
    【例】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論語.公冶長》)
  5. 共產黨的簡稱。
    【例】俄共、中共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00:00
  1. 給予。通「供」。
  2. 恭敬。通「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òng
解釋:
[副]
1.一起、一同。如:「共鳴」、「共存」、「和平共處」。《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2.合、總計。如:「共計」、「籃子裡共有十顆蘋果。」
[動]
分享、合用。《論語.公冶長》:「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形]
相同的。如:「共識」、「共相」。
[連]
跟、和。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姻緣簿全憑我共你,誰不待揀個稱意的?」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動]
供給。通「供」。《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形]
恭敬。通「恭」。《左傳.文公十八年》:「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名]
姓。如黃帝時有共鼓。
注音:
漢語拼音:
gǒng
解釋:
[動]
1.雙手抱拳。通「拱」。《荀子.賦》:「聖人共手,時幾將矣。」
2.環繞、護衛。通「拱」。《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00:00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介詞 ] 給。用來加強語氣。
    例如: 你共我會記咧!
    Lí kā guá ē kì--leh!(你給我記住!)
  2. [介詞 ] 跟、向。
    例如: 我共你講。
    Guá kā lí kóng.(我跟你說。)
  3. [介詞 ] 幫……。
    例如: 共伊鬥做。
    Kā i tàu tsò.(幫忙他做。)
  4. [介詞 ] 把、將。後加「伊」而「伊」省略時,則不變調。
    例如: 共房間摒摒咧。
    Kā pâng-king piànn-piànn--leh.(把房間打掃一下。)
    例如: 共伊放袂記。
    Kā i pàng bē-kì.(把他忘了。)
音讀:
kāng
00:00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介詞 ] 跟、向。
    例如: 彼項代誌伊共我講矣。
    Hit hāng tāi-tsì i kāng guá kóng--ah.(那件事情他跟我說了。)
  2. [動詞 ] 作弄、捉弄。
    例如: 你莫去共伊。
    Lí mài khì kāng--i.(你不要去捉弄他。)
音讀:
kiōng
00:00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詞 ] 合計、總計。
    例如: 遮的錢額共共咧有一千箍。
    Tsia-ê tsînn-gia̍h kiōng-kiōng--leh ū tsi̍t-tshing khoo.(這些金額總計有一千元。)
    例如: 總共
    tsóng-kiōng(總共)
  2. [形容詞 ] 一起。
    例如: 共同
    kiōng-tông(共同)
    例如: 公共
    kong-kiōng(公共)
  3. [名詞 ] 指共產黨。
    例如: 中共
    Tiong-kiōng(中共)
    例如: 阿共仔
    a-kiōng--á(臺灣民間稱大陸對岸的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ㄍㄨㄥˋ

1. 一起、一同。《說文解字.共部》:「共,同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2. 總計、全部。《儒林外史》第九回:「虧空何項銀兩,共計多少,本人有功名沒功名,都查明白了來說。」《老殘遊記》第一七回:「這是貴如夫人原來的賣身契一紙,這是新寫的身契一紙,總共奉上。」

3. 連詞,跟、和。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姻緣簿全憑我共你,誰不待揀個稱意的?」

㈡ㄍㄨㄥ

1. 供給。通「供」。《左傳.僖公三○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周禮.春官.司服》:「其齊服有玄端素端。凡大祭祀大賓客共其衣服而奉之。」

2. 恭敬。通「恭」。《增廣字學舉隅.卷四.一字數音》:「共,音恭,敬也。」《左傳.文公十八年》:「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3. 姓。如黃帝時有共鼓。

㈢ㄍㄨㄥˇ

1. 雙手抱拳,以示恭敬。通「拱」。《荀子.賦》:「聖人共手,時幾將矣。」

2. 環繞、護衛。通「拱」。《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注音:
㈠ㄍㄨㄥˋ ㈡ㄍㄨㄥ ㈢ㄍㄨㄥ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