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諧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hé xié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和諧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hé xié |
|
解釋:
1.和睦諧順。《書經.無逸》「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句下唐.孔穎達.正義:「鄭玄云:『其不言之時,時有所言,則群臣皆和諧。』」《詩經.周南.關雎》漢.毛亨.傳:「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 2.互相配合、協調。《晉書.卷五一.摯虞傳》:「施之金石,則音韻和諧;措之規矩,則器用合宜。」 3.和順馴服。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你本意待闇裡栽排,要逼勒我和諧。」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和諧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形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和諧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和諧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