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喜娘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xǐ ni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ǐ niáng
解釋:
1.結婚時,專門照料新娘的婦人。明.朱權《荊釵記》第一二齣:「實不相瞞親家說,沒有喜娘,還要我一身充兩役,扶我姪女出轎。」《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兩個喜娘兒左右扶定,姑娘下了轎,只覺腳底下踹得軟囊囊的。」
2.媒人。明.范濂《雲間據目抄.卷二.記風俗》:「或包攬做面篦頭,或假充喜娘說合,苟可射利,靡所不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喜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