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陂塘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pí t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 táng
解釋:
1.陂,水澤大池。塘,人工修築的小水池。陂塘指因自然的水池加以人工的建設,以為灌溉之用的水利工程。《國語.周語下》:「疏為川谷,以導其氣;陂塘汙庳,以鍾其美。」《宋史.卷三○四.王濟傳》:「縣有陂塘數百頃,為鄉豪斡其利,會歲旱,濟悉導之,分溉民田。」
2.特指桃園臺地上的人工灌溉水塘。桃園臺地是個切割臺地,河谷深而水位低,位於高處的農田灌溉困難。臺地表面厚覆的紅色黏土層,不適農耕,卻適儲水。從清朝開始,當地居民便利用此特性,從緩斜坡地挖集黏土,堆築在坡下成岸,用以阻聚山泉雨水,而形成陂塘。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00:00
釋義:
相似詞:
對應華語:
池塘、水塘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