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垤 - 教育百科
| 垤 |
|
- 部首 土
- 部首外筆畫 6畫
- 總筆畫 9畫
- 漢語拼音 di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dié |
|
解釋:
[名] 1.螞蟻穴口的小土堆。《詩經.豳風.東山》:「鸛鳴于垤,婦歎于室。」漢.毛亨.傳:「垤,螘塚也。」《韓非子.姦劫弒臣》:「夫世愚學之人,比有術之士也,猶螘垤之比大陵也,其相去遠矣。」 2.小土堆。《孟子.公孫丑上》:「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呂氏春秋.似順論.慎小》:「人之情不蹶於山,而蹶於垤。」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垤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垤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 螞蟻穴口之小土堆。《說文解字.土部》:「垤,螘封也。」清.段玉裁.注:「螘封者,其土似封畍(界)之高,故謂之封。」《詩經.豳風.東山》:「鸛鳴於垤,婦歎於室。」漢.毛亨.傳:「垤,螘塚也。」《韓非子.姦劫弒臣》:「夫世愚學之人,比有術之士也,猶螘垤之比大陵也,其相去遠矣。」 2. 小土堆。《孟子.公孫丑上》:「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
|
| 注音: | ㄉㄧㄝ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垤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