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ㄖㄣˊㄙˇㄏㄡˋㄇㄞˊㄗㄤˋ˙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ㄍㄨㄥㄇㄨˋ」、「ㄈㄣˊㄇㄨˋ」、「ㄍㄨˇㄇㄨˋ」、「ㄇㄨˋㄉㄧˋ」、「ㄇㄨˋㄩㄢ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埋葬死者的地方。
    【例】墳墓、公墓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埋葬死者的地方。如:「墳墓」、「公墓」。唐.白居易〈續古〉詩一○首之二:「古墓何代人,不知姓與名。」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釋義: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ōng/bōo
00:00
解釋:
  1. [名詞 ] 埋葬死人的地方。
    例如: 培墓
    puē-bōng
    00:00
    (掃墓)
    例如: 上墓
    tshiūnn-bōng
    00:00
    (祭墓)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埋葬死者之處。古時高出地面者稱墳,與地齊者稱墓,後則無別。如:「掃墓」、「公墓」。《說文解字.土部》:「墓,丘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唐.白居易〈續古〉詩一○首之二:「古墓何代人,不知姓與名。」

2. 塋域、墓地。《周書.卷四六.孝義傳.荊可傳》:「然可家舊墓,塋域極大,榛蕪至深,去家十餘里。」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雖不敢望歸掃塋域,退託先人之廬,以盡餘齒。」

注音:
ㄇㄨ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