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陸邊緣 - 教育百科
ˋ
ˋ
ˊ
  • 漢語拼音 dà lù biān yu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lù biān yuán
解釋:
介於大陸與海洋盆底之間的海床,包括大陸棚、大陸斜坡與大陸隆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陸邊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tinental Margi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陸邊緣為介於陸地與深海之間的海洋,其海底地形為一和緩的斜坡。又可進一步分為大陸棚(continental shelf)、大陸坡(continental slope)和大陸緣積 (conti-nental rise)。其面積約佔全部海洋的21%,為海洋生產力最高的地區。大陸棚是指連接在海岸之外,坡度最平緩的海底,平均坡度為千分之一,其寬度依其鄰近板塊活躍程度的不同,較活躍的大陸邊緣(active margin),如智利外海大陸棚寬僅1公里。若位於較不活躍的大陸邊緣(passive margin),如台灣北端大陸黃海到東海一帶大陸棚寬達1,000公里。大陸棚在水深200公尺左右的地方,海底坡度會突然變陡,稱為棚裂(shelf break)。在此以下,便是大陸坡。
  大陸坡為大陸邊緣上,坡度最大的地方,平均坡度為4°左右。在大陸坡上由於受海底水流之侵蝕,常出現被侵蝕成V字形斷面的海底峽谷,海底峽谷的上端往往和陸上大河出口相連接,如高屏溪外海的高屏峽谷。
  大陸緣積為連接在大陸坡外側,平均坡度小於1°,位於大陸坡底部的沈積地帶。其外緣水深多在4,000公尺以上。大陸坡寬度多不及20公里,但大陸緣積之最大寬度可達數百公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陸邊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continental margins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海洋中包括大陸棚和大陸斜坡的地帶,位於大陸和海洋盆地之間,為此二主要地形之界線,也同時具有兩者的相關地形。大陸邊緣佔全海洋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具有兩個主要型態。第一個型態由大陸棚、大陸斜坡和大陸隆堆三個部份組成,深度依次遞增,稱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第二個型態則由大陸棚、大陸斜坡和深海海溝三個部份組成,稱為太平洋型大陸邊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陸邊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