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75 ms
共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是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是全自治區藏書、目錄、書刊互借和業務研究、交流的中心。
該館於1935年5月建立,當時稱寧夏省立圖書館,館址在省垣玉皇閣。到1949年,藏書只有10,000冊,工作人員僅3人。1949年9月館名改為寧夏省人民圖書館。1955年寧夏省建制撤銷,該館改名為甘肅銀川專區圖書館。1957年又改名為銀川市圖書館。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隨之,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開始籌建,館址選在銀川市西街,館舍面積524.6平方公尺。1960年遷至銀川市利群東街,館舍面積近2,000平方公尺;1963年l月銀川市圖書館併入自治區... |
寧夏大學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夏大學圖書館創立於1958年,原為寧夏師範學院圖書館。寧夏大學創辦於1962年,是在創辦於1958年的寧夏師範學院、寧夏醫學院和寧夏農學院合併的基礎上建立的,同年,寧夏師範學院圖書館與寧夏農學院圖書館合併,更名寧夏大學圖書館。1971年寧夏醫學院和寧夏農學院從寧夏大學中分出,獨立建校。1980年圖書館建成專用館舍。現在的寧夏大學是一所以師範專業為主的多科性綜合大學,圖書館亦以與師範教育有關的文獻為收藏重點。
館藏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獻,其中社會科學文獻的收藏比較系統,特別是各學科基礎理論的教學參考書和工具書的收藏比較豐富。近年來注意收集寧夏地方文獻、寧夏歷史文... |
寧夏蒙回教育勸導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夏蒙回教育勸導所於民國七年(1918)由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在寧夏蒙回師範學校內建立,其任務為宣傳和督促創設新式回民學校和蒙古族子弟學校。
該所設所長一人,所長助理一人,馬車夫一人。活動經費由馬福祥從寧夏政府的財政中支出。該所每年至少監督、視察一次所創建的新式回民學校和蒙古族子弟學校。 該所民國二十一年(1932)撤銷,已創設的學校由各縣教育部門管轄。 |
寧夏圖書館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學會成立於1979年6月,同年加入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科學聯合會。
該學會的主要任務是:(1)組織學術會議和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2)編輯出版〔圖書館理論與實踐〕刊物和有關業務資料;(3)普及圖書館學基礎知識,介紹、推廣、研究國內外先進技術、研究成果;(4)對圖書館事業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向有關部門反映意見;(5)開展自治區內外學術交流活動;(6)面向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開展情報諮詢服務。 該學會自成立至今,共召開4次代表大會。第4屆會員代表大會於1989年4月在銀川市舉行,大會通過了第3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
回
瀏覽人次:18105
收藏人次:0
6.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以信奉回教為主。
|
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1)西周初年的首都。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陝西西安市西南。(2)周朝北方的地名。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寧夏靈武縣附近。
|
李自成之亂
瀏覽人次:3356
收藏人次:0
團。李自成聲勢大增,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湖北襄陽稱新順王,進而大破明軍,進入陝西,統一了陝西到寧夏、甘肅一帶地區。翌年,以西安為都,見國號為「大順」;而後率軍殺入北京。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包圍北京,得到宦官的內應,兩天就占領了北京。毅宗(註1.)登上紫禁城後的景山,縊死於壽皇亭。 清兵入關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內部矛盾逐漸顯露。知識分子的派閥之爭導致牛金星殺害李嚴事件;農民組成的軍隊一旦進入寶庫殿的北京城,立刻為之目眩智昏,嚴正的紀律頓時化為混亂。李自成集團開始自內崩潰。在外,李自成又遭遇鎮守山海...
|
陝西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名。因在陝原(今河南陝縣一帶)之西而得名。位於黃河、隴山之間,東以黃河界山西,南以巴山山脈界四川,西以隴山、太白山界甘肅,西北界寧夏,北以長城界綏遠,東南界湖北,面積約十八萬七千七百平方公里,省會為西安市。簡稱為「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