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專利文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tent Literature
作者: 林巧敏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專利文獻係指記錄有關發明創造訊息的文獻。廣義的專利文獻包括專利申請書、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檢索工具以及與專利有關的一切資料;狹義者僅指各國專利局出版的專利說明書或發明說明書。
  專利說明書是專利文獻的主體,是個人或企業為獲得某項發明的專利權,在申請專利時必須向專利局呈交有關此項發明的詳細技術說明。專利說明書一般由3部分組成:(1)著錄項目:包括專利號、專利申請號、申請日期、公布日期、專利分類號、發明題目、專利摘要或專利權範圍、專利申請人、專利發明人、專利權所有者等;(2)發明說明書:是申請人對發明技術背景、發明內容以及發明實施方式的說明;(3)專利權項:是專利申請人要求專利局對其發明給予法律保護的項目。
  專利公報是專利局定期公布新收到或批准的專利刊物,一般有發明內容摘要。專利法律文件包括專利法、專利局公布的公告及有關文件。專利檢索文件包括專利公報、專利索引和文摘、專利分類法等。
  專利文獻是專利制度的產物,專利制度是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由政府審查和公布發明內容並運用法律和經濟手段,保護發明創造所有權的制度。世界上最早建立專利制度的是威尼斯城邦,1416年2月20日它批准了第一件史有記載的專利。
  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西方各國相繼頒布了專利法,19世紀下半葉出現了國際性專利組織,締結了各種國際條約和協定。1980年代初期,全世界有130多個國家建立了專利制度,每年公布的專利說明書約1,000,000件(其中約有300,000至350,000項新發明),並以每年90,000件的速度遞增。
  至1980年代中期,全世界已通報的專利說明書,累計總量已達30,000,000件。大多數國家已採用「國際專利分類法」(IPC)對專利文獻進行分類,並標注IPC類號。我國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定期發行之〔專利公報〕(Official Gazette: Patents),為登載我國專利公告事項之重要出版品。
  專利文獻通常具有下列特性:
  (一)寓技術、法律和經濟資訊於一體。
  (二)內容新穎,出版迅速。
  (三)內容可靠,具權威性。
  (四)內容詳細,格式規範化。
  (五)同一項發明以多種語言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故重複性極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專利文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