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對食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duì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ì shí
解釋:
1.面對食物。唐.杜甫〈夏日歎〉詩:「對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諧。」
2.一起用餐。《東觀漢記.卷一四.鮑永傳》:「今聖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即開城降,永說下懷。上大喜,與永對食。」
3.古代指宮女之間或宮女與宦官相戀,結為夫婦。《明史.卷三○五.宦官傳二.魏忠賢傳》:「長孫乳媼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謂對食者也。及忠賢入,又通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對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