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小型電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inicomputer
作者: 陳妙智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小型電腦是一介於微電腦和大型電腦之間的電腦。它比大型電腦便宜許多,且體積較小,記憶體較小,字的長度也較短。小型電腦通常是平行式二進位系統,使用8,12,16,24或36位元的字長,用半導體或磁蕊記憶器,儲存量自4K至64K個字元,週期為0.2至8個微秒。它和微電腦和程式型計算機比較之下,具有更高的效能,指令集較豐富,價格較高和有相當強的高階語言,作業系統和網路。許多現在的迷你電腦的作業系統可以同時處理即時、分時和整批的工作,管理平行路徑上軟體和硬體的保護和輸入/出上磁碟的安排。除了所有標準特性外,還可以根據處理要求在多程式系統上自動配置記憶體、中央處理機時間、輸入/出和其他系統資源。
  小型電腦出現於1960年代中期,且從此在處理能力方面成長相當迅速。它的功能如同一單獨的工作站或如同一可連接至幾百部終端機的多使用者系統。它常被用於分散式系統中的資料收集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型電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