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xiǎo mài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小麥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xiǎo mài |
|
解釋:
植物名。禾本科小麥屬。莖稈直立,高三、四尺,中空有節。葉細長而尖,平行脈。穗狀花序直立,小穗含三至九朵小花,無芒或具芒。品種多,有冬小麥和春小麥之別。與大麥同為栽培最古的作物,亦為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果實也稱為「小麥」,多粉,可製造麵粉,以供食用。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小麥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小麥 |
| 英文名: | Triticum aestivum |
|
描述: 栽培的一年生或二年生禾草;稈叢生。葉舌短,膜質。穗狀花序可長達10 cm。小穗具2-6朵小花,長10-15 mm,較頂端者常不孕;穎革質,卵形,上半部具脊,7-9脈;內稃具雙脊,脊上有狹翅,與外稃同長;花藥長1.8-2 mm。穎果長5 mm,先端有毛。 |
|
|
分布: 引進栽培種。</p> |
|
| 作者: | 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小麥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小麥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