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常州畫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常州畫派是清代花鳥畫的重要畫派;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畫法,柔美秀雅,帶有寫意色彩,野逸作風,自清代中葉曾風靡一時,因常州一帶學他的人最多,就形成常州畫派,主要畫家有馬元馭、范廷鎮、鄒顯吉、惲冰等。
  惲格(1633~1690)字壽平,生於明崇禎六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九年,後以字行,乃改字正叔,號南田。畫室稱甌香館,號白雲外史、甌香散人、東園生、園客、雪衣居士等。為人狷介,品行高潔,生活在明、清之際,曾參加抗清運動,家人離散,入清後決不應科舉考試,以賣畫維持生計,終於窮困病死。山水畫成就頗高,得名甚早,但因自覺不及王翬,竟在中年四十歲左右,轉為以畫花卉為主。
  他從明代沈周、陸治、孫隆的作品中吸取創作經驗,參考畫史文獻資料,「酌論古今,參之造化」,創造出托名為仿北宋徐崇嗣的沒骨花卉畫法,其實他並未看過徐崇嗣的親筆。他的畫風拋開院體花先勾勒輪廓,後填彩敷色的方法,採用瀟灑秀逸的用筆直接點蘸顏色敷染成畫。改變以往花卉畫的穠麗俗習,足以令人悅目爽心。
  又提倡「對花臨寫」,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必得其生香活色而後止。追求澹雅,所以花卉畫形神具備,帶有文人畫的情調、韻味,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對明末清初的花鳥畫有振衰起弊之功。常州派這一名稱,在惲南田逝世後近五十年才在畫壇風行,清人張庚〔畫徽錄〕說:「近日無論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戶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可為一證。
  至於常州畫派的主要畫家有:其一,馬元馭,字扶曦,號棲霞,師法南田,逸筆寫生,被惲壽平評為落想天然靈妙,筆致超灑不凡;並勉勵他研求造化之理。其二,范廷鎮,字子安,為惲南田入室弟子,筆墨酷似其師,幾可亂真。其三,鄒顯吉,字黎眉,無錫人,善以沒骨作菊花,人稱「鄒菊」,據說憚南田生前對學生說:「我死後,汝等宜師錫山鄒黎眉。」此外,惲南田逝世後,家族中畫沒骨花卉者總計不少於四、五十人,如惲冰是南田的曾孫女,字浩如,號蘭田女史,傳沒骨法,清致雅麗,頗負時名。唯常州畫派流傳於近世,其間二百多年,規模雖盛,卻再無一人能夠在創作上超過惲南田,他的後人顯然是受到時代思潮及本身能力的限制。不過乾隆時期的華喦,雖非惲南田的嫡傳,在學習了惲南田的沒骨法後,結合自己的特點,開闢了花鳥畫的新意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常州畫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