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幼稚園觀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indergarten ldea
作者: 高強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幼稚園是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 1782~1852)於一八四○年在德國創設的一種教育機構,目前則泛指一切大約四歲至六歲兒童所就讀的學校。幼稚園的觀念,在一八四○年代,對當時的學校與社會而言,均是非常激進、具有震撼性的觀點。當時的學校多是正式而嚴肅的教學場所,許多例行的成規必須嚴格的遵守。但是福祿貝爾卻提出說故事、唱遊、勞作等觀念,尤其強調遊戲的價值;福祿貝爾深信遊戲是兒童學習有關自我與世界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活動,並將玩具稱為恩物(gifts)。
  福祿貝爾說:「在兒童身上,存在著未來的種子。」「我在每個兒童身上,看見完美人類的可能性。」福祿貝爾視兒童有如花園中的花木,兒童的教育場所如同花園,而教師則如同照顧花木的園丁。幼稚園是個自由的園地,兒童在其中藉著活動與遊戲的方式,由內向外表現自我;教師的職責只是設法除去一切足以妨害花木生長的障礙。福祿貝爾認為遊戲是兒童發展中最好的一種方法,是一切善性的根源,兒童的遊戲能達到教育的目的。為了避免兒童盲目的衝動,因而合理的有意識的指導是必要的。充分遊戲而且會學習的兒童,在身體、心靈、智慧和道德方面,都會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幼稚園觀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