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心智歷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llectual Process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智歷程」(或稱mental process)或稱「思考歷程」(thought process),代表人類心靈(mind)在面臨問題情境時,主動建構與解決問題的一種歷程。
  從十八世紀起,西方的一些教育思想家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開始重視感官經驗在教育過程的重要性;其中以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與福祿貝爾(F.W.A. Froebel, 1782~1852)等人為代表。然而盧梭雖然重視感官經驗在發展早期兒童的判斷力方面的重要性,但也認為在兒童早期,較高級的心智歷程尚未發展出來,感官經驗只是提供兒童在未來以較高級的心智歷程進行思考的素材。同時盧梭也強調,這種感官經驗的素材在提供給兒童時,應該要讓兒童以一種「適合的次序」(a fitting order)來獲得,以便日後能運用記憶,將同樣次序的經驗呈現出來,而獲得理解。盧梭雖然強調感官經驗的重要性,但也凸出了記憶、想像、推理等主動的心智歷程在處理感官經驗素材的重要性。
  關於心智歷程的解釋,當代「場地心理學」(field psychology)有進一步的說明;場地心理學者以為,一個有生命的機體(living organism)及其環境,各是一個動態的「場地」,兩個場地互動並形成一個更大的場地,在這個更大的場地中,所有的力量都是動態地而非機械性地交融在一起。場地中的「動態性」指改變方向的可能性,也就是機體左面臨到一個新情境時,可以主動地考量新的情境,甚或透過對於新情境與舊情境間相似虛的重新理解,安排出新的情境,從而產生不能完全預知的結果。場地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柯勒(Wolfgang Köhler, 1887~1967)即認為機體有一種「洞見」(insight),這種洞見使它面臨問題情境時,可以在付諸行動前,重新安排其所虛的情境,來配合行動計畫。
  柯勒等場地心理學者的看法,使得對學習歷程有了新的解釋。按照他們的說法,教學應該著重在培養學習者在採取行動前,不斷地重新在其心智歷程中組織其問題情境的能力。當學習者獲有這樣的能力後,可以不必經過初步的嘗試與錯誤,直接領悟問題情境的關鍵所在,而將問題情境予以重組。這種「重組」,基本上是一種創造的行動,因為可以創造出新的情境。
  場地心理學對學習歷程的解釋,與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等實用主義者所強調的「心智」(mentality)與「思考」有相通之處。這種認知理論,一方面強調新情境或問題情境的刺激,另方面也強調人的主動建構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視為是對於歷來知識論中「理性」與「經驗」對立的調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智歷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