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忌日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jì r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 rì
解釋:
  1. 去世的日子。
    【例】今天是母親的忌日,他一早就備好祭品準備祭拜。
  2. 不吉利的日子。
    【例】遷移、結婚等大事都要先翻翻黃曆,免得撞到忌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忌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 rì
解釋:
1.人去世的日子。《禮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親忌日,必得符籙超拔,故此到觀中,見你舅舅。」也稱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齊民要術.卷一.種穀》:「凡九穀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則多傷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忌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ī-ji̍t/kī-li̍t
又音: khī-ji̍t/khī-li̍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忌辰。人去世的那一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忌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忌日
相似詞 忌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