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托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tuō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托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tuō |
|
解釋:
[動] 1.用手掌承舉。如:「托腮」、「托著茶盤」。《水滸傳》第二回:「沒多時,就廳上放開條桌子,莊客托出一桶盤,四樣菜蔬,一盤牛肉。」 2.用手上下推舉。如:「排球一次你可托幾下?」 3.襯、墊。如:「下面托一層毛毯。」 4.陪襯。如:「襯托」、「烘雲托月」、「紅花雖好,也要有綠葉的烘托。」 5.寄託。通「託」。如:「托兒所」。宋.辛棄疾〈瑞鶴仙.雁霜寒透幕〉詞:「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 6.借故推辭。通「託」。如:「推托」、「假托」。 7.依靠。通「託」。如:「托福」。 [名] 1.承受東西的座子。如:「槍托」、「花托」、「茶托兒」。《水滸傳》第四回:「真長老與趙員外眾人茶罷,收了盞托。」 2.量詞。表示真空壓力的單位。一托等於一毫米汞柱高的壓力。 3.姓。如清代有托津。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托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托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thuh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托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注音: | ㄊㄨㄛ #ㄊㄨㄛ |
| 正字: | 侂 |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 《正字通》。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托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