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地皮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dì p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ì pí
解釋:
  1. 供建築房屋使用的土地。
    【例】建築公司已經購置了一塊地皮,準備興建大型的遊樂中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地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ì pí
解釋:
1.地的表面。唐.韓愈〈題于賓客莊〉詩:「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水滸傳》第七七回:「這李逵輪兩把板斧,鮑旭仗一口寶劍,項充、李袞各舞蠻牌遮護,卻似一團火塊,從地皮上滾將來。」
2.指土地。也特指供建築用的土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此番他來時,又叫人把那片地皮量了尺寸四址,草草畫了一個圖帶來的。」
3.百姓的財物。舊時貪官汙吏搜括百姓財物稱為「卷地皮」、「刮地皮」。唐.盧仝〈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首之一四:「揚州惡百姓,疑我卷地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地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地皮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地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ē-phuê/tuē-phê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供建築房屋使用的土地。
同義詞: 地面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地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地皮 相關客家語 地皮
相似詞 地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