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擒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ㄓㄨㄛㄋㄚˊㄅㄨˇㄓㄨㄛㄖㄨˊ:「ㄕㄥㄑㄧㄣˊ」、「ㄑㄧㄣˊㄏㄨㄛˋ」、「ㄑㄧㄣˊㄋㄚˊ」、「ㄩˋㄑㄧㄣˊㄍㄨˋㄗㄨㄥˋ」、「ㄑㄧㄣˊㄗㄟˊㄒㄧㄢㄑㄧㄣˊㄨㄤ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ín
解釋:
  1. 捉拿、捕獲。
    【例】生擒、欲擒故縱、擒賊先擒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ín
解釋:
[動]
捕捉。如:「欲擒故縱」、「擒賊先擒王」。《韓非子.存韓》:「是我兵未出,而勁韓以威擒。」《三國演義》第九○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îm
00:00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詞 ] 捕捉。
    例如: 擒賊先擒王
    khîm tsha̍t sing khîm ông(捉賊先捉首領)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ㄑㄧㄣˊ
急持、捕捉。如:「欲擒故縱」。《說文解字.手部》:「擒,急持衣衿也。」清.段玉裁.注:「此篆古叚(假)借作禽,俗作擒、作捦。走獸總名曰禽者以其為人所擒也。」《字彙.手部》:「捦(擒),捉也。俗作擒。」《韓非子.存韓》:「是我兵未出,而勁韓以威擒。」《三國演義》第九○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籐甲七擒孟獲。」
㈡ㄔ
作「」形時,為@B01388
注音:
㈠ㄑㄧㄣˊ ㈡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