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石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wén sh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n shí
解釋:
  1. 有文理的石頭。《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張讓傳》:「讓、忠等說帝令斂天下田畝稅十錢,以修宮室。發太原、河東、狄道諸郡材及文石,每州郡部送至京師。」
  2. 礦物名,成分為碳酸鈣。為方解石之同質異形體。也稱為「霰石」。
  3. 指玄武岩孔隙中具有紋理的後期充填物質,主要成份包含方解石、霰石、菱鐵礦等碳酸鹽礦物及蛋白石、褐鐵礦、綠泥石等礦物,多為杏仁狀、塊狀、葡萄狀或球狀,具白、黃、灰、墨綠及褐色等同心圓狀紋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文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n shí
解釋:
1.有文理的石頭。《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張讓傳》:「讓、忠等說帝令斂天下田畝稅十錢,以修宮室。發太原、河東、狄道諸郡材及文石,每州郡部送至京師。」
2.礦物名,成分為碳酸鈣。為方解石之同質異形體。也稱為「霰石」。
3.指玄武岩孔隙中具有紋理的後期充填物質,主要成分包含方解石、霰石、菱鐵礦等碳酸鹽礦物及蛋白石、褐鐵礦、綠泥石等礦物,多為杏仁狀、塊狀、葡萄狀或球狀,具白、黃、灰、墨綠及褐色等同心圓狀紋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文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