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桑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pǔ sā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ǔ sāng
解釋:
人名。(西元1594~1665)法國畫家。畫風受荷蘭傳統的風格主義,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繪畫影響。西元一六二四年在羅馬習畫時,曾用古典主義精神對抗流行的巴洛克浮華畫風。成名後的普桑,受到法王路易十三的聘請,回國當宮廷畫師。因遭其他法國畫家嫉恨,便又回羅馬,並度完了他的餘生。晚期作品多以古典神話和聖經為題材,主要代表作有〈拜因的婦女被劫〉、〈亞卡第亞的牧人〉、〈四季〉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