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杉木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shān m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mù
解釋:
  1. 植物名。杉科杉木屬,常綠大喬木。樹幹挺直,樹皮縱裂,外皮呈棕褐色,內皮為赤色。葉旋生而扭成二列,螺旋狀著生,線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單性,雌雄同株。果實為卵圓形毬果,有短柄,種子下垂。材質堅硬細緻,可供建築和製造器具,亦可製作棺木。
    【例】高山地區普遍可栽植耐寒的杉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杉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mù
解釋:
植物名。杉科杉木屬,常綠大喬木。樹幹挺直,樹皮縱裂,外皮呈棕褐色,內皮為赤色,高可達三十公尺以上。葉旋生而扭成二列,螺旋狀著生,線狀披針形,背面具二條白色氣孔帶,邊緣有細鋸齒。雌雄同株。毬果卵圓形,有短柄,下垂。材質細緻,可供建築和製造器具,亦可製作棺木。也稱為「福州杉」、「廣葉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杉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杉仔杉仔柴 相關客家語 杉仔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