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桿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gǎn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gǎn |
|
解釋:
[名] 1.細長形的棍狀物。如:「筆桿」、「槍桿」。 2.量詞。計算細長物的單位。如:「兩桿槍」、「一桿秤」。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rod |
| 作者: | 趙怡欽 |
| 日期: | 2002年12月 |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桿是指細長之柱狀物體,用以承受拉伸或壓縮之力,或用以傳動,例如火車之傳動桿。桿也是長度的單位,一桿等於5 1/2碼或16 1/2英呎。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kuáinn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㈠ㄍㄢˇ 1. 細長形的棍狀物。如:「筆桿」、「槍桿」。《三國演義》第一○回:「韋下馬,喝退眾軍,一手執定旗桿,立於風中,巍然不動。」《水滸傳》第一○二回:「分開眾人,向賀吉取了桿棒。」 2. 量詞。計算細長物的單位。如:「兩桿槍」、一桿秤」。 ㈡ㄍㄢ 作「 |
|
| 注音: | ㈠ㄍㄢˇ ㈡ㄍㄢ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桿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形時,為@B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