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楓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fēng xiāng |
|
解釋:
植物名。金縷梅科楓香屬,落葉大喬木。單葉互生,三淺裂,邊緣有細鋸齒。果序球形,由多數蒴果集生而成,徑約三公分。每到秋末,其樹葉會變黃、變紅,樹姿優美。也稱為「楓樹」、「香楓」。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楓香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
簡介: 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科名: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中名:楓香 植物型:落葉喬木 |
||
|
知識 1: 灌叢 |
||
| 學域-大分類: |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 |
| 紀錄類別: |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 |
| 拉丁界名: | 植物界 | |
| 中文界名: | Plantae | |
| 拉丁門名: | SPERMATOPHYTA | |
| 中文門名: | 種子植物門 | |
| 拉丁綱名: | DICOTYLEDONS | |
| 中文綱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
| 拉丁科名: | Hamamelidaceae | |
| 中文科名: | 金縷梅科 | |
| 拉丁屬名: | Liquidambar | |
| 拉丁種小名: | formosana | |
| 生活型: | 喬木 | |
| 生態分布: | 大陸 | |
| 花序種類: | 總狀 | |
| 果種類: | 蒴果 | |
| 植物等級: | 原生 | |
| 花種類: | 雌雄同株 | |
| 保育等級: | 普遍 | |
| 葉種類: | 單葉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楓香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楓香 |
| 英文名: | Liquidambar formosana |
|
描述: 葉通常3裂,稀5-7裂,長寬各約8-15 cm,基部心形至截形,裂瓣先端漸尖至長漸尖,細鋸齒緣。 |
|
|
分布: 全省中低海拔常見。</p> |
|
| 作者: | 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