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模仿理論 - 教育百科
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deling Theory
作者: 陳啟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模仿(modeling)或稱觀察學習,是指個人藉由觀察別人行為而學習,或模仿楷模的行為而學習,介於制約學習與認知學習之間。模仿學習隨時皆可能發生,且可稱為無試誤的學習(no-trial learning)。班杜拉(A. Bandura)認為學習者首先觀看楷模的行為後,將之記憶儲存,以為往後模仿的依據。
  模仿的效果是否發生,與示範者的地位、專精技巧、個人特性與吸引力有關,而且與示範者所提供的訊息是否清楚明白、乾淨俐落、循序漸進、有機會過度學習等有關。
  在教學上,示範者必須將技巧行為細分為幾個具體的步驟,並以正確的程序來呈現;通常示範者提供示範時,必須請教導者在旁解說;每一種技巧應提供兩種以上不同的情境,且示範者示範的情境應近似學習者生活的實際情境,盡量使示範者行為明顯專一,不受無關行為的干擾。
  班杜拉認為模仿行為會產生三種影響:(1)模仿效果(the modeling effect),即藉由觀看楷模的行為,稍加改變,可以產生新的行為;(2)誘導效果(the eliciting effect),是使原先學得但不顯著或不喜歡其出現的行為加強或復現;(3)抑制-解禁效果(the inhibitory-disinhibitory effect),經由觀察楷模的行為及其結果,而抑制自己的行為或解除對自己的行為的抑制。
  在教學情境中,師生之互動及教室內的問題討論都可以是模仿的情境;但是在同儕團體中難免有不良或錯誤行為之模仿學習,常令教師感到困擾。模仿是教導學生社交技巧的一種方式。尤其對助人行為、自我表露、減低公開演講的焦慮、增進社會親和行為、自我控制及分享等社交技巧有顯著的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模仿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