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櫼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17
  • 總筆畫 21
  • 漢語拼音 ji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
解釋:
[名]
1.上平下尖,塞在榫頭縫內用以固定的木簽。《說文解字.木部》:「櫼,楔也。」清.段玉裁.注:「木工於鑿枘相入處,有不固,則斫木札楔入固之,謂之櫼。」
2.泛指用竹木削成的細條狀東西。元.趙孟頫〈老態〉詩:「扶衰每藉齊眉杖,食肉先尋剔齒櫼。」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八.種植.木部》:「此桐三年乃生,首一年猶未盛,第二年則盛矣。生五六年亦衰,即以栗櫼剝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櫼、楔。上平厚、下尖扁的木塊,用來塞在榫頭縫隙中,使整個木製結構固定。
  2. [[動] ] 塞、擠。
  3. [[動] ] 用種子榨油。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