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qì xiàng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氣象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qì xiàng |
|
解釋:
1.氣候,一切大氣變化的現象,如風、雨、雷、電等,統稱為「氣象」。唐.韓愈〈縣齋有懷〉詩:「氣象杳難測,聲音吁可怕。」宋.蘇軾〈與章子厚書〉:「黃州僻陋多雨,氣象昏昏也。」 2.人的舉止、氣度。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我點著燈光,……請同知你覷這二人的氣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侶笙出落得精神煥發,……眉宇間還帶幾分威嚴氣象。」 3.景況、氣派。《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在平原,頗有錢糧軍馬,重整舊日氣象。」《紅樓夢》第二回:「如今雖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 4.文章的風格氣韻。唐.韓愈〈荐士〉詩:「建安能者七,卓犖變風操,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元.耶律楚材〈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詩七首之七:「文章氣象難形容,騰龍翥鳳遊秋空。」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氣象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名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相似詞: | 【天時】 |
| 對應華語: | 氣象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氣象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khì-siōng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氣象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