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河津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hé jī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é jīn
解釋:
1.津,渡口。河津指河邊的渡口。唐.張九齡〈奉和聖製早渡蒲津關〉詩:「河津會日月,天仗役風雷。」唐.高適〈秋胡行〉:「誓將顧恩不顧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2.河津又名龍門,相傳魚躍過此即成龍。見《太平御覽.卷九三○.鱗介部.龍引三秦記》。後世因用以比喻讀書士子通過科舉考試。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四齣:「蚤是你到了河津,我留下空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河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