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óu tóng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油桐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óu tóng |
|
解釋:
植物名。大戟科油桐屬,「罌子桐」之別稱,參見「罌子桐」條。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油桐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油桐 |
| 英文名: | Vernicia fordii |
|
描述: 落葉喬木,高可達10公尺以上;單葉,互生,紙質,葉片3-5裂,長8-18公分,寬6-15公分,葉基有一對杯狀腺體;圓錐花序,頂生,雌雄同株,異花;花瓣白色,五瓣,雄花具雄蕊 8-10,紅黃色;核果;卵球形,直徑4-8公分,表面光滑;種子3-6顆,闊卵形。 |
|
|
分布: 中國大陸華中即華南等地 |
|
| 作者: | 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油桐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油桐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