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德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idegger, Martin
作者: 何東墀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海德格(1889~1976)為德國當代哲學界最具創見的思想家之一。他也是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求學期間,他在佛萊堡大學研究過基督教神學和中世紀經院哲學。一九一五年他開始在佛萊堡大學任教。一九二七年海德格發表重要著作[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 英譯Being and Time, 1962),該書的意圖乃在釐清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問題,即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者更明確的說:人是如何存在的?一九二三年開始,他在馬爾堡大學任教授。一九二八年回到佛萊堡,成為胡賽爾的繼任者。他認為焦慮或恐懼的情緒,能揭示真實的存在。人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的自由。焦慮使人通向存在,而存在則是與光明和歡樂相互聯結的。除著有[存在與時間]一書外,他尚有[何謂形上學](Was ist Metaphysik, 英譯What is Metaphysics, 1949, 1929)、〔形上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1953)及[思想之對話](Discourse on Thinking, 1954)等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海德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