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白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qīng bái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清白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qīng bái |
|
解釋:
1.純潔未受汙染。《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況以清白之身,暗地迎新送舊,雖無所染,情何以堪!」 2.不操汙賤的職業。《抱朴子.外篇.刺驕》:「世間或有少無清白之操業,長以買官而富貴。」《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家聲清白,囊橐肥饒。」 3.清楚明白。《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過了半個月,文書回頭來,上寫的清白。」《紅樓夢》第十四回:「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現清白處治。」 4.停當、完結。《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看著太太兩隻腳足足裹了有三頓飯時纔裹完了;又慢慢梳頭、洗臉、穿衣服,直弄到日頭趖西纔清白。」《紅樓夢》第七回:「送這幾枝花兒與姑娘奶奶們,這會子還沒送清白呢。」 5.清酒和白酒。《樂府詩集.卷三十七.相和歌辭十二.古辭.隴西行》:「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清白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形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清白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清白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tshing-pi̍k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清白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