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激刺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jī c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 cì
解釋:
1.指責、諷刺。《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崔琦》:「豈獨吾人之尤,君何激刺之過乎?」宋.蘇軾〈杜處士傳〉:「子能詳微意,知所激刺,亦無患子矣。」
2.刺激、打擊。如:「他受了喪父的激刺,精神變得有些恍惚。」《黃繡球》第二九回:「黃通理卻是最憤激、最鎮靜的人,想想這件事,怕總說得容易做得難,禁不住黃繡球天天激刺,也就大為發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激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