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為鬼為蜮 - 教育百科
ˊ
ˇ
ˊ
ˋ
  • 漢語拼音 wéi guǐ wéi y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guǐ wéi yù
解釋:
蜮,古人傳說的一種會含沙射人的水中毒蟲。語出《詩經.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比喻陰狠毒辣的手段,暗中害人。唐.盧肇〈宣州新興寺碑銘.序〉:「設使像法至今未行,將盡墮惡道,為鬼為蜮乎?」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用幾許為鬼為蜮的權謀,陷害忠良。」也作「為鬼為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為鬼為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