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尾草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gǒu wěi cǎo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gǒu wěi cǎo |
|
解釋:
植物名。一年生草本。長於原野及低山地,高五十到一百五十公分,稈分枝。葉扁平,線狀披針形。夏季自莖頂抽出緊密圓柱形圓錐花序,長二至十五公分,小穗下各具三至七枚長剛毛,使整串花序看起來像一條狗尾巴。花穗成熟後割下,把穗上的穎果揉出搗碎,取出裡面的小米粒,可以煮稀飯。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狗尾草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狗尾草 |
| 英文名: | Heliotropium indicum |
|
描述: 一年生直立草本,株高30-60公分;莖直立,全株被剛伏毛;單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皺縮狀,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10公分,寬2-6公分,鈍鋸齒緣或波狀緣,葉基延伸至葉柄,兩面被絨毛,柄長2-8公分;蠍尾狀聚繖花,頂生;花密生,花冠盆形,瓣藍紫色至白色,5深裂;花萼5深裂,線狀披針形;雄蕊5枚;子房4室;核果深2裂。 |
|
|
分布: 中國的廣東、廣西、福建 |
|
| 作者: | 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