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藷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gān shǔ |
|
解釋:
旋花科「甘薯」、「番薯」的別名。參見「番薯」條。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甘藷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甘藷 |
| 英文名: | Ipomoea batatas |
|
描述: 多年生藤本,塊根肥厚,全株巨乳汁;莖匍匐性,具不定根;單葉,互生,闊卵形或心臟形,長5-12公分,寬8-10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心形,柄長5-30公分;聚繖花序或單一,腋生;花冠紅紫色或白色,漏斗形,先端5淺裂;花萼5深裂;雄蕊5枚;蒴果卵形,極少見。 |
|
|
分布: 熱帶美洲 |
|
| 作者: | 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