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番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shēng fān |
|
解釋:
1.舊時指文明發展程度上,處於較原始狀態的民族。《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過了半年,松藩衛邊外生番與內地民人互市,因買賣不公,彼此吵鬧起來。」《清史稿.卷八.聖祖本紀三》:「四川威州龍溪十八寨生番歸化納糧。」《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他說要開拓生番的地方,到底不知開拓了多少?」 2.清代稱番界外不受官方治理的臺灣原住民。包含不納稅、不服徭役的生番,與納稅但不服徭役的歸化生番。與熟番相對。《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狀貌》:「山高海大,番人稟生其間,無姓而有字,內附輸餉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清.鄧傳安《蠡測彙鈔.臺灣番社紀略》:「番所聚處曰社,於東西之間,分疆畫界。界內番或在平地、或在近山,皆熟番也;界外番或歸化、或未歸化,皆生番也。」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生番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名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相反詞: | 【熟番】 |
| 對應華語: | 生番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生番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tshenn-huan/tshinn-huan
|
解釋:
|
|
| 異用字: | 生蕃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生番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