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癙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ㄔㄨㄤˊ
  • 部首外筆畫 13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sh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ǔ
解釋:
[名]
因憂悶而產生的疾病。《集韻.上聲.語韻》:「癙,憂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因憂悶而產生之疾病。《集韻.上聲.語韻》:「癙,憂病。」《詩經.小雅.正月》:「哀我小心,癙憂以癢。」宋.朱熹.注:「癙憂,幽憂也。」明.李夢陽〈雞鳴篇〉詩:「癙憂積中腸,緒理一何亂。」

2. 痿瘡。《正字通.疒部》:「癙,漏創也。」《山海經.中山經》:「山有草焉,名曰植楮,可以已癙。」清.郝懿行.箋疏:「《太平御覽》卷七四二引郭註:『癙,瘺也。』」

注音: ㄕ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