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皤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髮色變白的樣子。
    【例】白髮皤皤、兩鬢皤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白。元.呂止庵〈後庭花.儒冠兩鬢皤〉曲:「儒冠兩鬢皤,青衫老淚多。」
2.白髮的。如:「皤叟」、「皤翁」。唐.白居易〈白髮〉詩:「白髮生來三十年,而今鬚鬢盡皤然。」
3.大的。唐.杜牧〈雨中作〉詩:「濁醪氣色嚴,皤腹瓶甖古。」
[動]
凸出。《左傳.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人老鬚髮白貌。如:「皤叟」、「皤翁」。《說文解字.白部》:「皤,老人白也。」《後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樊宏》:「其餘以經術見優者,布在廊廟。故朝多皤皤之良,華首之老。」唐.白居易〈白髮〉詩:「白髮生來三十年,而今鬚鬢盡皤然。」元.呂止庵〈後庭花.儒冠兩鬢皤〉曲:「儒冠兩鬢皤,青衫老淚多。」

2. 白。《易經.賁卦》:「《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㛰媾。」唐.孔穎達.疏:「皤是素白之色。」

3. 腹大貌。《左傳.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晉.杜預.注:「皤,大腹。」《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至正九年四月,棗陽民張氏婦生男,甫及周歲,長四尺許,容貌異常,皤腹擁腫,見人輒嬉笑,如世俗所畫布袋和尚云。」唐.杜牧〈雨中作〉詩:「濁醪氣色嚴,皤腹瓶甖古。」

4. 豐盛。《文選.卷六.賦.左思.魏都賦》:「豐肴衍衍,行庖皤皤。」唐.李善.注:「皤皤,豐多貌。」

注音: ㄆ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