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神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agura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名。神樂為日本平安朝的宮廷音樂,意為神的音樂,屬古代藝能中之鎮魂舞蹈,由宮廷傳承中歷經了久遠的年代,至平安朝的鎮魂祭中仍見其蹤跡,為女人祭祀之一種,是日本神道儀式的神聖舞蹈。傳說中太陽女神「天照」大神(Ama Terasu-Omikami)厭惡她粗暴的弟弟須佐之男命(Susa-no-onno-mikodo)而隱居到洞穴內,頓使世界陷於黑暗之中。為了引誘她出洞,眾神聚集在洞口開音樂會,載歌載舞,天鈿女命(Ame-no-Uzume)就在一個推倒的浴桶上半裸起舞,她古怪的模樣,逗得眾神哄然大笑,笑聲引發太陽女神的好奇,因此探頭窺視,於是世界又重現光明,天鈿女命便成為日本音樂和舞蹈的守護神;而跳舞以娛眾神,遂成為神道教祭典中的一部份。在日本有成群結隊的女孩接受訓練,只為了能留在某些重要神社內,在一年中某一固定的時刻表演神樂。神社內演出神樂的舞台,是寺廟建築的一部份,稱為神樂殿,或稱為舞樂台(bugaku-dai)。從前《能》劇的演出,一連有五個節目,古神樂是第一個表演的節目;不過七世紀以後,佛教歌舞從中國與韓國傳進日本,由於「神佛習合思想」使得神道教思想有所改變。神樂除了指祭神的舞樂外,也指能樂及歌舞伎樂演出的伴奏,或地方神社祭神時的民間音樂。
參照:
Gerald Jonas《Dancing-The Pleasure, Power, and Art of Movement》199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神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