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教育指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ce Education Indicators
作者: 鄭湧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教育指標是可以顯示或反映科學教育系統的特性、實施績效、健康情形(優劣、得失)、現況形貌或表現等的統計量數,雖然科學教育指標多以統計量數的方式呈現,但是,並非所有與科學教育的實施情況和成效有關的統計量數,均可視為科學教育指標,因為科學教育指標的關鍵在「指標」兩字,亦即科學教育指標,必須具有豐富的內涵與指標性,能夠精確指出科學教育過程中某一重要組成因素,如:學生的學習成就、教師教學過程、課程實施情形等的現況形貌和健康狀況。因此,指標必須具備參考點(reference point)或參考標準(reference standard),以供研判指標統計量數所代表的意義,並以參考點或參考標準做為詮釋的依據。通常科學教育指標的參考點或參考標準,應於建立指標之前先行確立,本質上,它是大多數科學教育學者或相關專家們所同意,可做為評判科學教育系統中各組成因素之優劣、高低、評估等級等的規準(criterion)。
  科學教育指標一般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單項統計(single statistics)指標與組合統計(composite statistics)指標。「單項統計指標」是指顯示某一項科學教育屬性之現況或發展情形的統計量數,如:「國中一年級學生解釋資料能力」之統計量數;而「組合統計指標」則由與多項科學教育屬性有關之統計量數所組成,其不但可同時顯示多項屬性的現況或發展情形,而且還可以指出這些屬性之間的關係及相互影響,如:「國中三年級學生自然科學之概念知識、科學過程技能與科學態度的學習進展狀況」之統計量數即是,此種「組合統計指標」不但可以分別顯示國中三年級學生之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數學等學科的概念知識,以及科學過程技能和科學態度的學習進展情形,而且可以揭示學生在上述學科及各項科學教育屬性方面的學習表現,有何關係存在。因此,「組合統計指標」所能提供的資訊,遠比「單項統計指標」豐富而且有意義得多,也因此,「組合統計指標」對科學教育決策言,更具參考價值。
  綜合言之,科學教育指標是一套嚴謹、有效的科學教育監測機制,其可用來定期監測科學教育系統的運作狀況及其績效,顯示科學教育品質的良窳,指出科學教育的缺失,因此,科學教育指標是進行睿智的、前瞻的科學教育決策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機制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教育指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