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iù jìng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究竟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 相似詞: | 1.到底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iù jìng |
|
解釋:
1.窮盡、推求到完全明白。《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於是流覽遍照,殫變極態,上下究竟。」 2.完畢、結束。《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3.到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世兄究竟到那裡去的,以後出門總得在櫃上留個字,省得要先生操心。」 4.真相、結果。《文明小史》第九回:「教士聽了詫異,急急同著劉伯驥奔進城門,意思想見知府問個究竟。」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究竟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副、名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相似詞: | 1.【到底】 |
| 對應華語: | 究竟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究竟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