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向性 - 教育百科
| 等 | |
| 向 | |
| 性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Isotropy |
| 日期: | 2002年2月 |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當含水層的水文地質特性,如水力傳導係數及延散度(dispersivity)等,與量測點的方向無關時,稱該水層具等向性;反之,水層的水文地質特性值,隨測點量測方向的改變而改變時,則該水層具異向性或非等向性(antistrophy)。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等向性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 英文: | isotropy |
| 作者: | 裴呈志 |
| 日期: | 2002年12月 |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一個物理體系,其物理性質在座標系的任意旋轉和反射下保持不變,稱為等向性。例如一個具有等向性的固體,其遇熱時各方向的膨漲長度均相同,就好像我們用放大機放大照片一樣,只是此實體為三度空間而非平面的相片。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等向性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