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藏禍心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部成語典
包藏禍心 | 居心叵測 | 辨似例句 |
○ | ㄨ | 聘用他本打算好好栽培,誰知他竟∼,竊取我們的機密。 |
ㄨ | ○ | 對方突然發動笑臉攻勢,∼,我們得小心提防。 |
典源:
《左傳.昭公元年》春,楚公子圍聘于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將入館,鄭人惡之,使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於外。既聘,將以眾逆。子產患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墠聽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對曰:「君辱貺寡大夫圍,謂圍將使豐氏撫有而室。圍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3)之屬也,其(4)敢愛豐氏之祧(5)?」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
〔注解〕 (1) 安靖: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注解〕 (1) 安靖: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書證:
01.《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源)
02.《宋史.卷三八八.陳槖列傳》:「蓋金非可以義交而信結,恐其假和好之說,騁謬悠之辭,包藏禍心,變出不測。」
03.《金史.卷一○一.承暉傳》:「平章政事高琪,賦性陰險,報復私憾,竊弄威柄,包藏禍心,終害國家。」
04.《聊齋志異.卷五.柳氏子》:「主人驚曰:『何罵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與義為客侶,不圖包藏禍心,隱我血貲,悍不還。今願得而甘心,何父之有!』」
05.《隋唐演義》第九一回:「安祿山包藏禍心,已非一日,當時有赴闕若言其反者,陛下輒殺之,使得逞其奸逆,以致乘輿播遷。」
資料來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