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粒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粒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ì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粒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ì |
|
解釋:
[名] 1.米粒。《列子.湯問》:「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漢.劉楨〈答魏太子丕借廓落帶書〉:「嘉禾始熟,而農夫先嘗其粒。」 2.顆粒狀的東西。如:「砂粒」、「鹽粒」。 3.量詞。計算顆粒狀物的單位。如:「一粒砂子」、「兩粒藥丸」。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動] 進食、以米糧為食。《書經.益稷》:「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粒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粒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lia̍p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粒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 米粒。《說文解字.米部》:「粒,糂(糝)也。」清.段玉裁.注:「此當作米粒也。」《列子.湯問》:「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三國魏.劉楨〈答魏太子丕借廓落帶書〉:「嘉禾始熟,而農夫先嘗其粒。」 2. 進食、以米糧為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紅樓夢》第九○回:「卻說黛玉自立意自戕之後,漸漸不支,一日竟至絕粒。」 3. 顆粒狀之物。如:「砂粒」、「鹽粒」。《醒世姻緣傳》第二九回:「真君吃定了飯,從地上撮了一捻的土,吐了一些唾沫,丸了菉豆粒大的三丸藥,袖中取出一片紙來包了。」 4. 量詞。計算顆粒狀物之單位。如:「一粒砂子」、「兩粒藥丸」。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紅樓夢》第一○回:「引用建蓮子七粒,去心。紅棗二枚。」 |
|
| 注音: | ㄌㄧ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粒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