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面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cū miàn yán |
|
解釋:
火成岩中的噴出岩,主要由長石、角閃石、黑雲母等礦物組成,呈黑色或褐色,受風化後則呈紅褐色,因質理粗鬆,故稱為「粗面岩」。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粗面岩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
簡介: 粗面岩主要含有鉀長石之斑晶,有時亦含有少量之石英、角閃石或黑雲母,化學成分與正長岩相當。鉀長石通常為透長石,較少為正長石或鈣斜長石,它可為條紋或晶帶狀之斑晶,其變化可由大的板狀至微晶。斜長石通常為奧長石,但在鹼性粗面岩中可為鈉長石,其大小亦由斑晶至微晶不等。很少的情況下,有些玻璃質可能存在。黑雲母常為片狀自形礦物。較為普通的礦物有角閃石、石英、磷石英或富鐵質橄欖石。富含鈉質閃石或輝石可在鹼性粗面岩中發現。副成分礦物有磷灰石、鋯石、鐵礦和榍石。換質反應有鉀長石→納長石;黑雲母→鐵礦;閃石→綠泥石、碳酸鹽和鐵礦。岩石之結構變化由全晶質至隱晶質,長含斑晶和粗面構造。 |
||
|
知識 1: 岩石之結構變化由全晶質至隱晶質,常含斑晶和粗面構造。 |
||
| 學域-大分類: | 地質-岩礦類 | |
| 紀錄類別: | 火成岩知識單元 | |
| 國內產地: | 澎湖地區 | |
| 岩石分類: | 火成岩 | |
| 岩石類型: | 岩漿岩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粗面岩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
簡介: 粗面岩主要含有鉀長石之斑晶,有時亦含有少量之石英、角閃石或黑雲母,化學成分與正長岩相當。鉀長石通常為透長石,較少為正長石或鈣斜長石,它可為條紋或晶帶狀之斑晶,其變化可由大的板狀至微晶。斜長石通常為奧長石,但在鹼性粗面岩中可為鈉長石,其大小亦由斑晶至微晶不等。很少的情況下,有些玻璃質可能存在。黑雲母常為片狀自形礦物。較為普通的礦物有角閃石、石英、磷石英或富鐵質橄欖石。富含鈉質閃石或輝石可在鹼性粗面岩中發現。副成分礦物有磷灰石、鋯石、鐵礦和榍石。換質反應有鉀長石→納長石;黑雲母→鐵礦;閃石→綠泥石、碳酸鹽和鐵礦。岩石之結構變化由全晶質至隱晶質,長含斑晶和粗面構造。 |
||
|
知識 2: 岩石之結構變化由全晶質至隱晶質,常含斑晶和粗面構造。 |
||
| 學域-大分類: | 地質-岩礦類 | |
| 紀錄類別: | 火成岩知識單元 | |
| 國內產地: | 澎湖地區 | |
| 國外產地: | 夏威夷 | |
| 岩石分類: | 火成岩 | |
| 岩石類型: | 岩漿岩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粗面岩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