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zhòu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zhòu |
|
解釋:
[名] 1.勒在馬臀上的皮帶。《說文解字.糸部》:「紂,馬緧也。」 2.人名。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相傳是個暴君。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 駕車時,勒在馬臀上的皮帶。《說文解字.糸部》:「紂,馬緧也。」漢.揚雄《方言》卷九:「車紂,自關而東,周洛韓鄭汝潁而東謂之䋺(緧),……自關而西謂之紂。」 2. 指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紂王自焚於鹿臺。 |
|
| 注音: | ㄓㄡ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紂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