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維那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wéi nà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nà
解釋:
1.南北朝時,統管一州僧務的僧官。《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自今已後,不得專委維那、都尉,可令刺史共加監括。」
2.佛教寺院中的職稱,為三綱之一。負責掌管僧眾內外事務,並在早晚課時擔任起腔唱誦、敲引磬領眾的事宜。《敕修百丈清規》卷四:「維那,綱維眾僧,曲盡調攝,堂僧掛搭、辨度牒真偽,眾有爭競遺失,為辨析合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維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