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維雷拉,愛德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illella, Edward (1936-)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美國芭蕾舞者和編舞家、海洋工程師,曾獲拳擊冠軍,他生於長島,在紐約長大,曾在表演藝術高中(the High School of Performing Arts)及美國芭蕾舞學校(the 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就讀,畢業於紐約市大學海洋學院(the Maritime Colleg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一般父母擔心子女學芭蕾耽誤功課的矛盾心情,經由維雷拉的成功例子而不再反對。他在許多舞碼□演出號召性角色,例如: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所編的《C大調交響曲》(Symphony in C)、《蘇格蘭交響曲》(Scotch Symphony)、《西方交響曲》(Western Symphony)、《多尼才悌變奏曲》(Donizetti Variations)、《天鵝湖》(Swan Lake)、《泉源》(La Source)、《胡桃鉗》(The Nutcracker),《星條旗》(Stars and Stripes)。稍後演出由俄國芭蕾舞劇所改編的《阿波羅》(Apollo),以及《浪子》(The Prodigal Son),這兩部舞劇使他成為最有名,最受歡迎的舞者。接著他陸續的在巴蘭欽的十二部作品中演出,例如:《地毯圖像》(The Figure in the Carpet, 1960),《電子學》(Electronics, 1961),《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62),《布嘉古》(Bugaku, 1963),《塔朗特舞曲》(Tarantella, 1964),《丑角戲》(Harlequinade, 1965),《布拉姆斯 ── 荀貝格四重奏》(The Brahms-Schoenberg Quartet, 1966),《珠寶》(Jewels, 1967),《葛林奇亞納》(Glinkiana, 1967),《三樂章交響曲》(Symphony in Three Movements, 1972),《天方夜譚》(Schéhérazade, 1975)。在這些舞劇中,他大部份都和派翠西亞.馬克布利得(Patricia McBride)搭檔演出,也只有她能配合維雷拉,跳些極快,看起來像是鬧著玩,神乎其技的舞步。他們也在傑洛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所編的《牧神的午後》(Afternoon of a Faun),《舞在群眾》(Dances at a Gathering, 1969)中搭檔,但維雷拉卻在廣受爭議的《水車》(Watermill)舞劇中獨舞。1966年首次在紐約芭蕾舞團編了《納爾基索》(Narkissos),而他當時的工作中心就是為電視台節目編舞,因此1960年代他經常和馬克布利得及維歐蕾特.威爾第(Violette Verdy)在《蘇利文專輯秀》(The Ed Sullivan Show)、《電話鈴響時》(The Bell Telephone Hour)與《巴士》(Omnibus)等節目中演出,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雖然他的紐約口音很重,但他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使芭蕾舞藝通俗化,誘得電視旁的觀眾都蠢蠢欲動,以推廣芭蕾藝術為職志。他曾擔任紐約市文化部委員,可惜因不滿行政上的官僚作風而離職。最後他在長島的艾格雷夫斯基芭蕾舞團(the Eglevsky Ballet)擔任藝術指導,他所編的作品有:《圭亞納雙人舞》(Gayane Pas de Deux, 1972)、《船歌》(Sea Chanties, 1974)、《序曲》、《戰鬥和遁走曲》(Preludes, Riffs and Fugues, 1980),《向郭勒致敬》(Salute to Cole, 1973)。他為電視台所編的舞作有:《哈樂昆》(Harlequin,1974)、《運動員之舞》(Dance of the Athletes, 1976)、《小婦人》(Little Women, 1976)……等等。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維雷拉,愛德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